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箜篌

敦煌坐落于我国的西北部,是连接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枢纽。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敦煌莫高窟历经十多个朝代的更替与兴建,现有编号的窑洞有492窟,石窟中绘制壁画五万多平方米,绘有乐舞图像的石窟有250多个,数量约占整个石窟的二分一,这些洞窟中绘有乐伎3520身,乐队490组,乐器6000多件,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明珠”。这些与音乐相关的洞窟壁画历经千年,年代跨越长久,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乐舞、乐器、乐谱等诸多音乐资料,是我国珍贵的乐史资料。

图片1.png

       在敦煌石窟壁画众多乐器中,箜篌是常见的弹拨乐器之一,数据显示仅敦煌莫高窟中绘制的箜篌图像数量就有276幅。

之前我们对箜篌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文献资料,莫高窟壁画的出现让我们对箜篌的认知和研究有了清晰的图像依据。且因为莫高窟中绘制的箜篌图像数量较多,基本保存完整,图像清晰可辨

从前秦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都绘制有箜篌的图像,不同时期的洞窟壁画中,箜篌呈现的形态特征也有所不同,比如乐器形制的演变,演奏的场合,弹奏乐伎的特征和乐队中的使用情况等等都能够在壁画里找到,让我们对箜篌的发展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国古代箜篌的形制主要分为三种: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多数学者认为卧箜篌是我们的本土乐器,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源于西方。三种形制的箜篌虽然名称相近,但其形制有着明显的差异,卧箜篌体长狭方,形制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琴瑟,而竖箜篌、凤首箜篌的形制更接近于竖琴,由共鸣箱和琴杆相连接作为支撑,形似三角形。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所见的箜篌图像以竖箜篌居多,从北凉开始,时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唐代、迄至五代、西夏、元代等时期,据现有资料来看,莫高窟壁画中绘有竖箜篌图像的洞窟有99窟,现存有竖箜篌图像250幅。

洞窟

北凉1窟

南北朝15窟

20窟

65窟

五代12窟

西夏8窟

1窟

图像

北凉2幅

南北朝31幅

33幅

132幅

五代40幅

西夏12幅

1幅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竖箜篌图像最早出现在莫高窟的北凉洞窟之中,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起来,隋唐时期是它最为鼎盛的时期,五代西夏开始逐渐衰落,到了元代仅有一副。

壁画中出现的竖箜篌主要由共鸣箱、琴杆和琴弦三部分组成,其形制特征为:共鸣箱在上,琴杆在下,共鸣箱和琴杆之间有琴弦,外形近似三角形,琴弦数量不一,由七八根到二十几根不等,琴弦的多数也就决定了箜篌形制的大小不同。

A0E086CE-EA5C-440a-8C79-D68BE9FE0D06.png

                                                                                                                                                                             

从北凉洞窟出现开始,箜篌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北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到西夏时期。从北凉时期的壁画来看,早期的竖箜篌形制较为单一,弦数也较少。南北朝时期壁画中竖箜篌到了发展期,其形制结构虽然与北凉时期相似,但共鸣箱顶端发生了一些演变。隋唐时期是竖箜篌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竖箜篌:小箜篌和大箜篌,可见竖箜篌在我国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在逐渐改良,大箜篌,共鸣箱增大,弦数增多,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到了五代之后,壁画中箜篌的图像逐渐减少,形制上也没有任何的改良创新,此后竖箜篌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绘有的另外一种箜篌叫做凤首箜篌。莫高窟中有凤首箜篌图像的洞窟共17个,最早绘有凤首箜篌图像的洞窟是初唐时期,初唐时期1窟,中唐1窟,晚唐9窟,五代4窟,西夏1窟,元代1窟。从数据来看,晚唐洞窟中数量最大五代、西夏逐渐减少,到了元代仅剩一处,且这些现存的图像有些已经无法清晰辨识,有些只画了大概的样子,多数图像的琴弦已经模糊,给我们对凤首箜篌形制的辨认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图片16.png

  我国的凤首箜篌由印度传入,据《文献通考》记载:

“凤首箜篌,出于天竺伎也。其制作曲颈凤形焉。扶娄、高昌等国凤首箜篌、其上颇奇巧。”之所以为称为“凤首箜篌”是因为共鸣箱顶端有着类似凤首的装饰。

凤首箜篌主要分为两种形制,一种是琴头有凤首样的装饰物,如下图中的凤首箜篌,它的外形与竖箜篌轮廓相似,琴颈稍有弯曲,上窄下宽。但其共鸣箱的位置和竖箜篌不同,是下方的一个椭圆形的共鸣槽,琴颈与共鸣箱的夹角接近九十度,琴弦在琴颈顶端和共鸣槽之间,琴弦数量较多,有十余根。

0A72C8F5-2DA9-450d-9086-7D5AF5186688.png


        第二种形制又称为“弯琴”或“弯颈琴”,它的形制特征为,琴颈细长且弯曲弧度较大。而敦煌石窟中的凤首箜篌主要是弯琴的形制,琴颈与共鸣箱相连,共鸣箱的形状呈梨形,琴弦较少,数量有一至五根不等,这种形制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的弓形箜篌十分相似。明清时期凤首箜篌传入缅甸,深受缅甸人民喜爱,成为缅甸常用的民族乐器,又称为“桑高”。

30F809A2-E993-4ce6-B2B5-1454F208A80F.png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敦煌壁画中对箜篌图像的记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箜篌这件乐器的发展历史。80年代,在我国众多音乐家共同的努力下,让箜篌以崭新的面貌回到了世界的舞台上,在众多箜篌爱好者的努力下,现如今的箜篌已成为了民族乐团的魅力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