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古老又年轻的乐器—箜篌

图片1.png

相信大多数人和小编一样,最早知道箜篌这种乐器,是源于上学时读过的两篇诗文。

一篇是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第二段,刘兰芝自我介绍那几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另一篇是李贺写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小编发现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展厅里就有箜篌的展示,而且有5把之多。这5把箜篌被分为两组,分放在两个不同的区域,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区域不在同一主题下。前3把一组,放在第三专题“丝竹相合妙音飞花”,这一主题很好理解,因为这一部分陈列的都是阮、琵琶、古琴之类的丝弦乐器;后两把一组,放在第四专题“云间锣鼓日月同辉”,是不是有些不明白这一主题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仔细看这两组箜篌,前面一组单排弦,且弦数不等,中间那把10根,左侧那把凤凰造型的与右侧那把都是23根。按箜篌背景墙上的文字介绍,箜篌原为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创制,大约对应到我国古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可算是历史悠久。按箜篌的形制分,有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三种。这三把中,右侧两把是竖箜篌,左侧这把该是凤首箜篌。

第二组的两把箜篌,都是双排弦,每排36根,共72根。在乐器下方有一个展签,上面写着:“转调箜篌:20世纪80年代造。”

什么叫“转调箜篌”。这就要说到我国箜篌制作家对这一古老乐器的改进过程。在箜篌流传入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虽也经历了由卧到竖,再加凤首的结构和外貌变化,弦数也有所增加,但始终只有单排弦。乐器制作家韩其华从1958年开始不断研究和改进箜篌,1978年,历经20年,四易其稿,终于成功创制出双排弦箜篌,不仅使箜篌的结构和演奏技法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使箜篌的外观焕然一新,在音响效果上,也与之前大不相同,被用于音乐实践中,在纪录影片《云冈石窟》中使用这把箜篌进行伴奏。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韩其华的成功,引发了更多箜篌演奏家和制作家投身箜篌的改进。后来我国音乐界、乐器界专家合作进行箜篌的箜篌改进设计,也是采用立体式双面琵琶形共鸣箱和筝式雁柱,借鉴竖琴的形式和弦列设计,吸收韩其华的“双排弦压颤”结构原理,提出了雁柱箜篌的方案。1980年3月,我国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苏州研制成功。它是我国继双排弦压颤箜篌之后,取得的又一个箜篌研制新成果。

1981年4月,在沈阳音乐学院被正式立为科研项目。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1984年,终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是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加装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弹弦乐器。这里所谓的“转调机械结构”,就是踏板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转调装置,演奏过程中,乐师通过踩踏踏板,实现一度或二度转调。

转调箜篌的研制成功,使千年古乐箜篌得以复兴并高度升华,填补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空白,它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姿,不仅屹立于中国舞台,还登上了世界乐坛。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国家博物馆去一睹它们的真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