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名称的演变之路
“箜篌”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有卧式和竖式两种。最初写作“空侯”或“坎侯”。我们现在所书写的“箜篌”显然是后来才出现的, 在《说文解字》、《尔雅》中均没有收录“箜篌”二字。那么它是如何由“空侯”演变为“箜篌”的呢?为什么要加上竹字头,而不是其他的偏旁呢 ?相信大多数人对“箜篌”的了解主要集中在音乐方面,今天我们就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箜篌”一词的发展演变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史记 • 封禅书》“或曰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 祷祠太一, 后土, 始用乐舞, 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风俗通义校释 • 声音第六》曰“空侯……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琴瑟皆空,何独坎侯耶?斯论是也。”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使用“空侯”和“坎侯”的文献。“箜篌” 一词最早见于东汉蔡邕《琴操 • 箜篌引》“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 在后世的文献及辞书中多采用“箜篌”这种写法。
《汉语联绵词词典》 中收录“箜篌” 是个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联绵词是双音节的单纯词,义寄于声,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只用以表音, 词义与词形并无关系, 因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用哪两个字来记录同一联绵词往往不同, 于是同一联绵词出现了几种形体。因此,多形便成了联绵词突出的特点。”
汉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人的认字方式是由形及义, 这就促使汉人在造字时,必须给认字留下一条由形及义的通道。“汉人所确定的由形及义的认字方式, 顽强地渗透到对联绵词的处理上, 将那些由音取义的联绵词加上相应的形符, 形成一个认知范围。”
这似乎可以解释由“空侯”发展到“箜篌”的过程, 也就是为什么在“空侯”的基础上加上了表形符的竹字头,这可能是与“箜篌”的制作材料有关。
《中国大百科全书 • 音乐舞蹈卷》 “今有人认为, 初期的卧箜篌与琴、瑟、 筝、筑等是同一种乐器, 其形如瑟而小。柱如琵琶, 以竹为身, 以木拨弹。” 因此为了“给人们形成一个认知范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加上了竹字头。
“箜篌”从产生到最终在历史上消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却从未改变。“箜篌”作为古诗中的意象出现, 最早见于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 • 古 诗为焦仲卿妻作》“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这里的“箜篌”只是作为一个名词意象出现, 无特殊的文化内涵。“箜篌” 具有的悲凉的特点, 最早可能还要追溯到汉曲“箜篌引”。《古今注》云 :箜篌引, 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之所作也。子高晨起 剌船而濯, 有一白首狂夫, 披发提壶, 乱流而渡, 其妻随呼止之, 不及,遂坠河水死。于是, 援箜篌而鼓之, 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 玉伤之, 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荣,名曰箜篌引焉。
也许正是由于汉曲“箜篌引”源自一个悲凉的故事, 后世的人亦多以“箜篌引”为题, 抒发自己的情感。曹魏时期 的曹植就曾以《箜篌引》为题, 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心理和愤怒之情,也成了后人以《箜篌引》为题抒发悲情的根源。
《洛阳伽蓝记选译 • 高阳王寺》 有这样的记载 :
美人徐月华善弹箜篌, 能为《明妃出塞》之歌,闻者莫不动容。永安中,与卫将军原士康为侧室,宅近青阳门。徐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行路听者,俄而成市。
因此, 在古诗中出现的“箜篌”也多用于作者直抒胸臆,可见箜篌在当时的盛行程度,已成为家喻户晓之乐。至于今天,箜篌也传承着它的使命,在弘扬民乐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可以以此陶冶情操,弦音流动,以诉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