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文献中追溯箜篌的演奏技法
箜篌是一种非常优雅的传统乐器,象征着古代人民的音乐智慧,而中间的断代是让人痛心的,箜篌的断代遗失了大量的乐曲和技法,使得后人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去分析它的演奏技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献资料里的箜篌技法。
箜篌历史悠久,汉代已流传民间,有诗云:“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说明箜篌已是当时女子十分喜爱的常用乐器。汉、唐文人在诗词中也经常描述演奏箜篌的技巧和形象:
听奏繁弦玉殿清,
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
翻到云门第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诗《听李凭弹箜篌》中的诗句。由 “素弦”推断,可能李凭所弹的是二十三弦的竖箜篌,而且演奏得非常密集、紧凑、技艺高超,使“玉殿清”——玉殿上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听入了迷。又曰:
花咽娇莺玉漱泉,
名高半在御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
从遣新声坠九天。
“花咽娇莺玉漱泉”对箜篌的音色进行了描绘:像花在呜咽、像莺啼、像玉声、像泉水。由“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推断看来,箜篌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流行、十分重要的乐器。
而把“箜篌”的音色变化和表现技巧描写得形象鲜明、 令人惊叹的,却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观诗中“二十三丝”一语,知李凭所弹的是竖箜篌。“吴 丝”“蜀桐”指制造乐器的材料。江浙一带因盛产蚕丝,适宜做弦,故称吴丝;四川省的梧桐木是古代做乐器的优质木材,故称蜀桐。
“昆山玉碎凤凰叫”描绘的是箜篌中、高音区弹奏的音乐。“高音区声音稍尖,余音较短。”(音色清脆、明亮似玉碎之声);“玉碎”,音色的清脆像美玉碎裂的声音。《文献通考》:“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嗦唳,玉声之清越者也。”与此诗词意略同;凤凰叫,状其声之激越。
“芙蓉泣露香兰笑”描绘的是箜篌低音区弹奏的音乐,低音区声音低沉、厚实,余音较长。“芙蓉泣露”状其声之惨淡;“香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幽芬。
弹奏到高潮时,“二十三丝动紫皇”:乐声惊动天神,使女蜗用石头修补苍天的地方又破裂了,秋雨就从那里落下来。能够造成这种“石破天惊”效果的“二十三丝动”,显然是能使二十三弦都动的技法——刮奏 ,参考《乐器法手册》中对现代竖琴的演奏技法的描述可知竖琴可以自如地演奏各种类型的刮奏,如:上行、下行、上下行;连续上行;连续下行;连续上、下行;双手同时刮奏;每只手刮三个音、双手 同时刮六个音的大和弦刮奏(共鸣最好、气势最大)等等。 当时的“箜篌圣手”李凭肯定使用了一些类似的刮奏手法, 才弹奏出这种“石破天惊”的效果。
其实这一句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迸”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白乐天表现的是琵琶“短促、刚 劲”的特点,而李长吉表现的是箜篌“共鸣好、华彩性”特点。所以,一个是“银瓶乍破”,一个是“石破天惊” 。
“老鱼跳波瘦蛟舞”:参照《乐器法手册》中对现代竖 琴演奏技巧的描述:“竖琴自如演奏音程的跳动、各种双音 (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等音程)、分解和弦音型”,这些演奏技巧能够表现“跳跃” 和“舞蹈”的感觉。当时李凭一定也是使用了一些类似的演奏技巧,才弹奏出这种“鱼跳”“蛟舞”的效果。
“露脚斜飞湿寒兔”:吴刚用斧头不停地砍月中的桂 树,桂树上的露水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李凭可能使用了“双手同时连续下行刮奏”的刮奏手法,使李贺听后有“露脚斜飞”之感。
在进行箜篌表演时,箜篌本身的演奏技法直接影响到了演奏的表现效果。箜篌的传承断代虽令人痛心,但我们当代的箜篌演奏家们结合文献资料以及竖琴的演奏技法,将中、西方音乐特点进行了融合,创新出一套全新的箜篌演奏技法,将箜篌带回了世人的眼中,更使箜篌在现代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