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赏析《阳关三叠》 箜篌VS古琴

     《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的弦歌(或者叫琴歌),是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是古琴家们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所作。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从军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因其旋律变化重复三遍,故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阳关曲”,所表达的是友人间诚挚的惜别之情。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琴歌多为音律服务于歌词,先有歌词而后有音乐,如此才能在演奏时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全曲歌词意境可谓是优美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被深切地表达了出来。

《阳关三叠》全曲分为三段,在音乐情绪上表现的一种叙述与抒情的对比。其中每个段落都是由一段主歌和一段副歌两个部分组成,主歌的歌词部分是着重叙述了《送元二使安西》内容副歌歌词是后来由琴人根据原诗词编写的诗句,较之主歌诗词则侧重于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纵观歌词离别之情变成几个具体的画面和动作。在细细品味“渭城朝雨泪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发现诗人用几个意象把诗情、画意、禅趣和乐感融为一体,构建了一幅完整优美动人的画面。其中,作者灵活运用了“尘”“雨”“柳色”“舍”等意象,这就构成了一幅动态、富有变化而又清丽脱俗的画面,体现出多层美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柳树的新嫩是明,客舍的青苔是暗,这就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意境的画面感,使得诗与画交相辉映,呈现出多层意蕴。再比如设身处地地站在友人角度去思考,长途跋涉中疲惫的身躯,独自一人饮酒,迟迟不见故人,由此内心的伤感油然出现。仅仅从语言情感来看,就可以体验到诗人内心的苦楚,这更凸显了诗中有画,“曲中有画”。

古琴曲《阳关三叠》,全曲平稳缓和的速度使得整首琴歌体现出了含蓄的美感,所谓“弦外之音”正是这种在音与意之间的以音求意,可谓是气韵生动而意境深远。通过左手吟猱绰注的变化形成的空灵清透的泛音、浓厚绵长的按音、悠远雅致的散音,使整首琴曲显得有起有伏、有柔有刚、有不舍也有希冀。

        第一叠呈示主题,诗人告别故人,遥想朋友前往凄凉之地的舟车劳顿,诗人心中无比担忧。主歌旋律起伏不大,级进上行,全曲体现出平和,中庸之美。副歌旋律迁回下行,对比主歌情绪较为强烈,副歌的第一乐句呈八度跳进,这使音乐变得跌宕起伏,情绪较为激动。

        第二叠更是写尽离别的衷肠,淋漓尽致地渲染了对友人的思念,由弱至强的音乐,从容、有内涵地表达了这份感情。主歌部分发生一定的变化,主歌音区高八度,以泛音开头,在音色上形成了与第一叠的对比,给人以清秀明亮的感觉,情绪的变化是搅动诗歌格局发生改变的根因,出现了“大跃进”式的跳跃,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副歌旋律进行研习,可以发现整个节奏变化不是很大,实际的变奏也以装饰性特点呈现出来的。

        第三叠主歌是第二叠第一段的缩减,旋律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时已经临近分离之时了,诗人的感情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副歌部较大程度地扩充了音乐和诗词,旋律呈现拱形,表达出激动却隐忍的情绪,这个部分节奏跌宕起伏,速度达到全区最快,成为全曲的高潮。

        尾声采用泛音演奏旋律整体趋势呈下行,表达了友人渐渐远去消失,留下的只有思念、不舍与惋惜的感情。最后落在商音上结束全曲,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意犹未尽的印象。

        古琴曲《阳关三叠》将我国传统诗词与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古琴完美结合,不但再现了原诗意境的凄凉、惜别情感,也使得离别更加深沉。

那么,改编而成的箜篌曲《阳关三叠》又是怎样的呢?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表现及渲染能力都极强。据考古记载所知,箜篌最初源于西亚,先后历经埃及、波斯等地传入新疆,并于汉代传入中原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其称谓、形状及种类发生了许多变化),箜篌慢慢成了异域文化艺术的代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等。

箜篌在盛唐时期达到了顶峰,我们最熟知的唐朝艺术文化作品的代表便是唐诗,唐诗中有着许多描写音乐舞蹈的诗篇箜篌的盛行不仅是人们对异域文化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民族化之间交流肯定。

遗憾的是,这件美丽古老的乐器在十四世纪后期开始便不再流行,甚至逐渐消失了

我们今天见到的箜篌已经是经过改革的箜篌,1979年,箜篌经过一系列改革研制工作后重获新生。崔君芝女士就是当时箜篌改革研制团队的其中一员,她以竖琴演奏手法为基础,糅合了传统民乐(古琴、琵琶、古筝等)的演奏韵味和音响特点,创造出一整套地属于箜篌演奏技巧。似乎这样看来,现代箜篌是融合了古琴的元素,那么直接用箜篌把古琴曲的《阳关三叠》旋律弹奏出来就可以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部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曲目的演奏要与乐器的灵魂相融合。那么该曲在改编中是如何保留原曲的韵味,又如何展现出箜篌所特有韵味的呢?

由杨通八大师和刘文金大师改编的箜篌版《阳关三叠》与古琴版一样,曲式结构分为三叠加一尾声,三叠中也同样分为主歌与副歌部分。同时又做了改编,箜篌版《阳关三叠》为a小调,而且古琴版《阳关三叠》是降B大调。另外,箜篌版《阳关三叠》,相较于古琴版《阳关三叠》,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移调。展现听众的整体感觉也与古琴曲有很大不同,箜篌改编曲并不像古琴曲那般含蓄平缓,而是以箜篌这一乐器广阔的音域特点增加了渲染力以及异域风情,这一点也与前文所提及的古琴与箜篌这两件乐器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关联。

第一部分:第一叠箜篌改编曲《阳关三叠》在一开始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在主题前面加入了以大量琶音形式为主体的分解和弦这虽然与古琴曲有很大不同,但实质上是对古琴本身具有厚重感的模拟。开篇以三组的琶音开头,这似乎一下便抓住了听者的心神,紧接着音符从低音区往高音区加速流动,之后又是三组琶音,这时音符又由高音区往低音区回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回流又增加了重复,并且渐快变成了渐慢。这种奇妙的音符流动形成了奇妙的音响效果,这似乎也正是诗人的心情写照,即将与友人送别,此时的心情和音乐一样是跌宕起伏。之后,又以三组和弦音、三组琶音将开篇带入了一个短暂的高潮,很快又变成了泛音,情绪也跟着低落了下来。这样的改编,紧紧抓住了箜篌这一乐器的音效特征,增强了渲染力,也使这首曲子增加了一种异域风情,仿佛把人带到了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的大漠。

进入主题部分在保留了原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泛音、按音的特色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附加声部为伴奏,而附加声部也多为或快速,或中速流动的分解和弦以及加花变奏,不仅体现了原曲的平和中庸之美以及古琴所特有韵味,更增强了这种凄冷的氛围,营造出周围环境的神秘之感,这使得人们不由得担心即将离别之人未知的命运。

第二部分:第二叠在保留了原曲的旋律、节奏以及古琴曲特有的音效的基础上,附加声部采用了大量高音区音位,配以少量低音区音位辅助再加以左右手流畅地相互配合,整体音乐带给听众一种丝绸的质感,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丝绸之路的风光。这种改编体现的是对于蜿蜒起伏线条动感的追寻,音色往往呈现出很强的独特之处,但同时讲究着整体的协调统一。

第二叠末,以大量泛音作为过渡与铺垫,似乎诗人在沉思、在呢喃,最后以节奏感强烈的八度大跳形式,由低音往高音逼近,让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了第三叠,这样的过渡方式是对原曲的创新,演奏者在演奏时也加入了渐强的音效,诗人的情绪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忧心忡忡。这是一种回响,也是一种开拓。回想的是历史的记忆,开拓的是时代的新声。

第三部分:第三叠随着第二叠的巧妙过渡,第三叠直接进入了全曲的高潮,虽然主旋律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这里的伴奏明显更加富有渲染力,这与原曲是大相径庭的。但却并没有让人感觉有突兀感,反而增加了新鲜感,并且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绪变化。高潮之后的旋律又是改编者大胆的创新,这里的旋律婉转动听,却又不乏凄凉悲伤之感。尾声前存在的两个小节过门嵌入得很灵巧,实现了默契感应,诠释着彼此之间的思念情绪,不仅仅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质朴和和谐特色,也蕴涵着深沉和含蓄的气质来。

第四部分:最后的尾声仍然保留了原曲的风貌,并没有做过多修饰,恍惚中仿佛看见友人渐行渐远,似乎自己就是诗人,此时思绪万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意犹未尽的印象。

纵观全曲,这首曲子在保有了原曲的意境、情感等原貌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大胆的创新,其中很多的演奏技巧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曲的音效进行了模仿,从而让人感受到了美学带来的作用力,这体现的是一种流动之美。线性旋律是我国古典的乐曲音乐指导思维,而箜篌改编的《阳关三叠》大量运用了这种思维,这体现的是一种浪漫之美。音乐中的情境和意境之间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引导音乐情感的诠释,也使得箜篌版《阳关三叠》更具有渲染力

古琴曲《阳关三叠》呈现出来的唯美,是传统文化沉淀之后的优秀作品,其美妙的音乐节奏中点润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箜篌改编《阳关三叠》里面渗透的古代西域和中原音乐之美,这种改编,在当代背景下,也是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