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箜篌与琴的不同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有时候人们会将不同的琴误认为卧箜篌,例如一弦琴、玄琴等。一弦琴是古琴的一种,其形制与卧箜篌相似。琴体大体也是长条形,形如古琴,以木制成。

图片1.png


一弦琴的创制者是商朝的师延,虽然文献记载一弦琴的时间较晚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卧箜篌与一弦琴的形制非常相似。

上图是《乐书》中的一弦琴,最需要注意的因素是弦柱,弦柱显然是固定不动的品柱,共有六个。一弦琴的弦柱也是使用品柱,与卧箜篌几乎没有区别,只是琴体外形有些不同,卧箜篌的琴体为长条状,没有曲线变化。

在我们所认识的古代乐器中古代韩国的玄琴(也叫玄鹤琴)与我国的卧空篌类似,玄琴也使用品柱,很多人都会将玄琴误认为卧箜篌。仔细分辨它们有如下几点不同:其一,玄琴也用品柱,但玄琴的品柱不是通柱,不是所有琴弦共享的,只有中间的三根琴弦共享品柱。这说明玄琴与卧箜篌还是存在较大的不同。

图片2.png

图片3.png

其二,玄琴的起始时间迟于辽阳棒台子古坟壁画上卧箜篌的时间。金富轼《三国史记》记载了玄琴的渊源:“新罗古记云:‘初,晋人以七弦琴,送高句丽。丽人虽知其为乐器,而不知其声音及鼓之之法,购国人能识其音而鼓之者,厚赏。时第二相王山岳存其本样,颇改易其法制而造之,兼制一百余曲,以奏之。于时,玄鹤来舞,遂名玄鹤琴,后云玄琴。’”


玄琴是在晋人所赠的七弦琴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起始时间不会早于晋朝,亦晚于《箜篌引》与卧箜篌的下限时间,因而古坟壁画上的乐器不可能是玄琴。

玄琴的名称来源于玄鹤来舞的故事,汉代王充《论衡》:"师旷不得已援琴鼓之,一奏有玄鹤二八从南方来,集于郭门之上危,再奏而列,三奏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彻于天。平公大悦,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论衡·感虚篇》卷五亦有记载,但没有记载演奏的是何种乐器。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了玄鹤来舞的故事:"谨按:《世本》:'宓羲作瑟。长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黄帝书》:'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春秋》:'师旷为晋平公奏清征之音,有玄鹤二八,从南方来,进于廊门之危,再奏之而成列,三奏之则延颈舒翼而舞。音中宫商,声闻于天。平公大说,坐者皆喜。……'今瑟长五尺五寸,非正器也。"

玄琴名称来源的文献早于玄琴产生的时间,也早于卧箜篌产生的时间,但名称来源的文献无助于提前玄琴的起始时间。在上述两条文献中,师旷演奏的乐器不同,琴与瑟形制类似,故也有混同的记载的可能。

 

从琴瑟、箜篌的形制变化可以明白,古代乐器的形制不像现在这样固定不变,而是经常有所改变,有些乐器就产生于这种改变之中,品柱的出现和使用让箜篌的音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表现力也会完全不同,因而可以认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