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陶俑:北魏彩绘乐俑

2000年在大同城东雁北师院扩建发掘了一批北魏墓葬,今天我们聊的是宋绍祖墓墓室前部一组彩绘乐俑

汉代贵族在宴会上往往会有乐舞表演的传统,这组乐俑展现的就是宴会表演的场景。

这组乐俑共八位,八位彩绘乐俑均为女性,造型生动,面相丰满,细眉长眼,微带笑容,端庄大方,耳垂有圆形饰物,不足的是面部刻画有些雷同,缺乏一些个性特征。乐俑头戴黑色风帽,顶部有较深的“十”字形刻痕,似用四块布帛面料或皮制品缝缀而成,帽裙既长且宽,过肩许多,帽和裙之间有扎带一圈,帽裙两侧向后翻卷,帽的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身着左衽斜领窄袖长襦,遮盖了下肢和双脚,斜领边饰和袖口均涂红色或白色,襦身描绘有不同的大朵花卉图案,或白地红花,或红地白花,均为典型的鲜卑民族服饰。

遗憾的是,乐俑所持的乐器已经没有了,根据她们双手不同的动作姿态,参考相关文献史料后初步推断她们所持的不仅有中原的传统乐器,还有许多西域传来的乐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认识一下这组陶俑吧。

      陶俑一:陶俑身着白地红花长裙,左手臂向前平伸,手背向上,五指伸展,右手臂平伸微抬,略高于左臂,小臂及手虽残断,但从其双手姿态推测,似为演奏筝类乐器。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

图片1.png

陶俑二:陶俑身着红地白花长襦,双手臂弯曲向前,左手残失,右手向内略弯,作拍击状,似为演奏鼓类乐器。

图片2.png

陶俑三:陶俑身着红地白花长襦,左手臂向下微曲伸至腹部,右手臂弯曲上扬至胸部,双手上下斜对微张,作弹拨状,似为演奏箜篌。根据乐俑的演奏姿态我们推断出其演奏的是竖箜篌。箜篌是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竖箜篌的形制为:“曲全其势,南楼之华月半弓”,演奏者将其竖抱于怀中,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

图片3.png

陶俑四:陶俑身着红地白花长裙,双手臂弯曲向上抬起,右手平展,左手半握,左手外,右手内,似为演奏筚篥。筚篥是古代龟兹的一种簧管乐器,又称悲篥,头管、管子。

图片4.png


       陶俑五:陶俑身着白地红花长襦,左肘部后缩,手臂向左前平伸,手心向上,手指弯曲呈握状右手臂同样伸向左前方,手心向下,手指向里弯曲,似为演奏琵琶类乐器。

图片5.png

陶俑六:陶俑身着红地白花长裙,左手臂向前曲伸,置于左腿上,左手残失,右手臂弯曲向上至胸前,手掌平展,上下斜对,似为演奏钺类乐器。钺是一种古老的碰奏乐器,晋代随天竺乐由印度传入。钺为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双手各执一面,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洪亮、浑厚。

图片6.png


陶俑七:陶俑身着白地红花长襦,左手臂自然上举,手心向前,五指略弯,右手臂向左侧上举至面部,似为演奏横笛类乐器。笛是我国古老的、流行非常广泛的一种管乐器,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笛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北朝极为盛行,音色润丽清晰,悠扬委婉。

图片7.png

陶俑八:陶俑身着白地红花长襦,双手臂弯曲抬起至嘴前方,右手上,左手下,作握物姿态,小嘴微张作吹气状,似为演奏胡笳。胡笳是古代吹孔气鸣乐器

      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据文献记载,其最初的形制是将芦叶卷起来吹奏,后来把芦苇制成哨,装在木制无按孔的管子上吹奏,音色柔和浑厚圆润深沉。

图片8.png

根据以上推测,乐俑所持八种乐器应为筚篥、横笛、胡笳三种吹奏乐器,箜篌、筝、琵琶三种弹拨乐器和鼓、钺两种打击乐器,其中鼓、筝为中原传统乐器,筚篥、横笛、胡笳、箜篌、琵琶和跋为西域传入乐器。


北魏时期,普遍流行西域乐舞,因此表演西域乐舞的场景,也经常出现在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如以上八位乐俑,呈圆圈状排列,中间就有胡人形象和装束的伎乐和杂技表演此组乐俑仿佛再现了北魏首都平城乐舞杂技演出的真实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