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的箜篌文化(二)
文献记载出土箜篌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8世纪至公元2世纪,集中在新疆地区丝绸之路的南路和中路上,诸遗存虽有各自的特点但之间的传承关系明显。
箜篌图像时间跨度从4世纪到10世纪,如将书籍中的图像计入在内则可到17世纪,其不仅时间跨度大,所呈现的形制、形态亦是最丰富的。
文献箜篌的延续时间由西汉至明清,其内容详略和表述方式时代 差异很大,早时文献虽惜墨如金却一字千钧,从文献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件乐器在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认知中的分量;而晚时文献多是无足轻重之语,作为人、景、物的点缀, 烘云托月罢了。
出土箜篌与图像箜篌200年左右的断代,使其形制彻底割裂。
(一)丝路上最早出现的箜篌(古代竖琴)
严谨地讲,这时、这地的箜篌应该叫古代竖琴才对。最早见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之初的印章上,均为弓形竖琴。大约到公元前30世纪至20世纪交替之际,阿卡德的石刻雕塑也有出现。公元前2500 -前2350年马里地区乌尔第一王朝的陶俑中,出现了最早的水平角形竖琴的图像。 公元前1950 —前1530年即古巴比伦时期,竖直角形竖琴也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如此,三种竖琴就有了排序:
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最早的弓形竖琴;
公元前2500年出现了最早的水平角形 竖琴;
公元前2000年之后出现了最早的竖直角形竖琴。
这种先后顺序,与中国新疆地区的几种对应形制箜篌的出现时间顺序不相同。其原因或与民族迁徙有关或与审美有关抑或其它。
(二)传入中国最早的箜篌
目前看,中国境内最早的箜篌是都善洋海墓地出土的箜篌,可溯至公元前8世纪;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出土箜篌紧随其后,约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曲曼)箜篌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且末扎滚鲁克箜篌约公元前5-公元前2世纪;和田洛浦山普拉箜篌约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乌鲁木齐鱼儿沟墓地箜篌和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博物馆藏箜篌都是春秋至战国时期的,但准确的时间因断代还缺乏相应的依据。这批最早的箜篌全部在新疆境内,虽有几百年的时差,但它们的体系关系清晰明了。全部为具有长琴颈、共鸣箱水平横置的开放式角形结构。与乌尔第一王朝的水平角形竖琴可见明显的承袭关系。
(三)伴随佛教东传时的箜篌
这里指的是石窟壁画中出现的图像箜篌,和以上出土箜篌的“一体化”不同,图像箜篌的形制、形态愈加丰富。初传西域时多为弓形箜篌,中、后期多为各种形态、各种奏姿、各种饰首的角形箜篌。 弓形箜篌先后呈现出两种似乎没有直接承袭关系的形制状态。4-7世纪为皮囊腔弓形箜篌,仅在 早期的新疆石窟中有见,尤以古龟兹地区更为集中, 未踏入河西半步,持奏者非乾达婆不可,“护法” 功能明显;稍晚的非皮囊腔弓形箜篌更多被称为凤首箜篌,虽然有的不是准确意义的“凤首”,其称谓和造型特点有明显的文化回传的影子,迦陵鸟独奏的细节似乎又在提示“此器”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真实状态。 以难以捕捉的过渡,“护法”的职能突然由弓形箜篌交给了角形箜篌,且非常决绝。新疆石窟中的角形箜篌/竖箜篌风格统一,都是顶端尖削、共鸣箱纤瘦的样子。一进入河西地区,从北凉开始竖箜篌就具有明显的“汉化”特点,共鸣箱变粗、首端更加弯曲,弦数明显增多;隋时的竖箜篌已经是学界口中的“汉风竖箜篌” 了,此时共鸣箱的造型、装饰“汉唐”风浓郁,与乐人风格也是相映成趣。 初唐之后,共鸣箱更为粗大、通体纹饰、具有脚柱、支持杆的竖箜篌遍布广泛。
(四)伴随祆教东传时的箜篌
历史上东传的宗教,除了佛教还有祆教与箜篌的关系最大,而且传入更早。祆教挺进中土是以塞人和栗特人为载体、以商贸活动为主要途径进行的。 所以伴随祆教传入的箜篌大隐于正常生活交往之中,不显山水。目前为止,发现带有音乐内容的祆教图像学资料达30余幅,其中绘有箜篌的有20余幅,陕西、山西地区最为集中,时间从北周到唐朝。竖箜篌和琵琶是祆教最重要的乐器,与笛、舞人构成祆教乐队组合中最普遍的模式。箜篌形态全部为汉风竖箜篌。共鸣箱顶部微曲和大幅度弯曲的情况都有,奏姿多样。箜篌所在画面内容丰富,有表现“火祭”“豪摩祭”场面的,有表现“节日乐舞与出行乐舞”场面的,还有“祭神及宗教行事”的场面。可见箜篌在袄教音乐中具有娱神和娱人的 双重意义。
(五) 中国本土的箜篌
中国本土箜篌指卧箜篌,这横置乐器与其他箜篌显得格格不入,与琴瑟有着更近缘的关系。也许真如《史记》所书破瑟而成“二十五 弦”。唐时“旧说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 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 岸边称雄认为先有竖箜篌后有卧箜篌,但汉魏时期卧箜篌的图像就已在河西一带大规模存在,所以笔者认为张骞出使之前, 竖箜篌和卧箜篌都已存在,为了避免混同,文献中才以卧、竖的定语前置称谓以做区别。《隋书》音乐志高丽乐中首次出现的“卧箜篌”不能算是卧箜篌出现的佐证。 还有部分国外学者虽认同卧箜篌源自 中国,却将其溯至非洲一带,在没有得到卧箜篌完整的非亚传播链之前,认定其与琴瑟同源还是有说服力的。与不入河西的皮囊腔弓形箜篌相似,卧箜篌也坚决止步西域。可见,文化交流也是有可为有可不为。
(六) 近世萌生的现代箜篌
现代箜篌是《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大箜篌” 的衍生。具有双排弦特征,并不断改革、完善转调系统,以满足现代民族乐队需求、适用现代音乐作品。作为现代乐器在性能上要优越于古代箜篌,这与它具有的柱式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古代箜篌无论是竖箜篌还是弓形箜篌,都是无立柱的开放式结构,是古代竖琴体系中的一大分支。而具有柱式结构的现代箜篌是闭合式结构的古代竖琴体系中的另一大分支。因此,现代箜篌被冠以“现代”之名,不仅是时代赋予的特质,也是其形制结构有别于“古法”的彰显。
目前可见最早的现代箜篌是1929年大同乐会的郑瑾文制作的“凤首箜篌”。称其为带有凤首饰的竖箜篌更确切,独特的双排弦结构与之前任何一架凤首饰竖箜篌都有着质的不同。双排弦结构使“压”“颤”“柔”、 “按”等传统弦乐技法有的放矢,声音的民族韵味 “弹”之欲出。该箜篌十二律、七音俱全,高八尺一寸,音量宏大,音域宽广。虽充分吸收了现代竖琴的结构特点和制作工艺,却因坚守丝弦而在音量和细节表现上有瑕疵。这种差强人意为后世现代箜篌的不断改革、完善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