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的箜篌文化(三)
箜篌的发展历程,犹如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缩影,虽几近失传却顽强地绵延了千余年。箜篌资料的发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虽然呈现星星点点的状态却仍能勾勒出它的足迹过往。
从目前了解的资料情况来看,新疆、甘肃、山西、 陕西、河南等省市出现箜篌较集中,四川、山东、河北、福建、 南京、湖南、湖北、北京、宁夏、内蒙古、吉林、辽宁、 黑龙江、江苏等省市出现箜篌相对散见。
竖箜篌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北抵内蒙、南达福建,陕、甘、湘、鄂等中原腹地更为密布。
卧箜篌的发现地仅局限于甘、 吉、蒙、鄂、晋、苏等极个别地区。
弓形箜篌以新疆克孜尔石窟最为集中,新疆其他石窟也有散见。甘肃地区的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亦有见, 但最东没有走出古河西地区。
我们本土的卧箜篌喜欢足不出户,仅在文化圈内小幅东传。外来的竖箜篌和弓形箜篌都是由西地向东地传播,弓形箜篌走着走着未到汉地就“丢” 了, 竖箜篌深及中原腹里并饱受汉文化浸润后又回传。 也就是说“由西向东”是其“顺”传播,中原文化的回溯影响即“逆”传播。一顺一逆之间,箜篌自身形态及音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顺”的传播前文多处有述,“逆”的传播体现于新疆地区的竖箜篌从6世纪开始受中原影响共鸣箱逐渐向粗大圆润、明显内弯发展,并出现彩绘装饰。如克孜尔192窟、库木吐拉34窟、森木塞姆44窟中的竖箜篌,这样的变化不仅是不同审美的体现,还伴有琴弦数量的增加,在没有支撑杆出现但仍保持开放式结构的基础上,箜篌有了飞跃的发展。
通过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箜篌在各地的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所扬弃,这些智慧的选择为箜篌文化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西域竖箜篌顶端尖削的共鸣箱、脚柱结构、琴颈结构、持奏状态;弓形箜篌的皮囊腔共鸣箱和“乾达婆”的“护法”标志都未被内地承袭。甘肃卧箜篌的弦、柱数量特点也没有被他地所沿用。脚柱因为奏姿和服饰的变化逐渐消失。南北朝以后竖箜篌更便于观察和炫技的侧抱成为最受推崇的演奏姿态。
这些承、弃不仅仅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和区域文化特征,也是对乐器本身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