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李凭箜篌引》二

阅音之妙_——品金石丝竹

其一,知李凭。

诗歌中的李凭是梨园弟子,因擅弹箜篌名噪一时。李凭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宫廷演奏家之一。当时在长安,李贺主持丧葬祭祀,在祭祀仪式时会有音乐伴奏,因而认识了李凭。史书记载,“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可见李凭当时的地位和影响。诗歌《李凭箜篌引》,“引”是古代诗歌的题材,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所以它有五言、七言,还有杂言。该诗主要是七言。

其二,晓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箜篌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就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我们只能在古代壁画和浮雕上看到箜篌的图样。

阅音之声——品箜篌诡异

其一,听箜篌。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写音乐写到极致的诗歌。后世评论《李凭箜篌引》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一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其二,析箜篌。

李贺在这首诗里面是怎么描写箜篌的美妙的?我们可以从诗句中的语言去分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吴丝蜀桐”吴地的丝,蜀地的桐,吴丝和蜀桐都是制作箜篌的精良材料。“张”高秋,这个“张”字非常有意思,在这个诗句里面,可以解释为“弹奏”。而“高秋”是指秋高气爽的秋天,在秋高气爽的天地之间弹奏箜篌,可见它的张力之大,可以令人联想到弹奏者的胸襟博大、开放。在此弹奏的音乐声到底如何呢? “空山凝云颓不流”,在天地间弹奏的箜篌,空山凝云也就有了着落了。云彩是在天空自由流动的,可此时在这里“空山凝云”,因这美妙的箜篌声,让天上的流云都停下来了。在此可见李贺的想象真的是丰富无限。

“江娥啼竹素女愁”,湘娥、素女听到传来的乐声,牵动满腔忧愁,泪痕留在竹枝上,使原本翠绿的竹枝形成了斑竹。“李凭中国弹箜篌”,这美妙的音乐声是从哪里传出的?原来是京城中乐工李凭演奏的箜篌。

其三,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其中用到了两个动词“碎”“叫”。李贺选择这一组的意象“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这两句写的是箜篌的音响效果非常强烈。连昆山之玉都被震碎。有一种理解是说形容箜篌的音调尖锐,或者形容它的音高。《诗经》曾经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的凤凰、梧桐是高贵、高雅的物象, 所以在此,李贺是在表现箜篌音乐的高雅。诗人在写音乐声的时候,是以声类声: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 状其声之冶丽。李贺在此运用多种意象,极力描摹音乐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