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李凭箜篌引》(三)

阅音之典——品神话故事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其中“十二门”是指大唐盛世时整个长安城的建筑,也可借代皇帝。“二十三丝”是箜篌的弦数,可以借代箜篌; “紫皇”是道家的神仙。由此可见,李贺笔下的箜篌声上天入地,感动天,感动地,感动无数身份尊贵之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歌,女娲补天大家知道,从《红楼梦》里面我们可以读到,还有从神话故事里头也可以读到。当箜篌美妙的音乐声传到天上时,女娲正在补天,但是听得入了迷忘记了自己正在补天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 秋雨大泻,自己工作忘记了,然后秋雨乍泄,失职了。这个想象非常的跳跃,从地上想到天上。
阅音之色——品诗画色彩
色彩是神秘的语言。色彩语言之于文学,就如丹青之于国画,旋律之于音乐。因而品读诗歌中的色彩画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触动心灵。李贺是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高手。“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用词往往非常奇特,常出人意料。以蛟与鱼为意象,物物皆显示出诗人用词的独特。箜篌的声音上天入地,老鱼也可以跳波。“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写到了月宫中箜篌的乐音,使吴刚忘记了劳作,吴刚不眠,而转入沉吟,任斜飞的露水湿了月兔,这里都是形容听箜篌音乐的专注。这里有几幅非常特殊的画面,如梦入神山,老鱼跳波,瘦蛟起舞,还有前面的昆山玉碎,香兰哭泣,那种纷飞的想象,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人评价李贺的诗写到音乐的时候,“冷若秋霜、艳若桃李”,这是形容李贺诗歌意象的跳跃性非常大,对比十分强烈。
阅音之象——品描摹意象
其一,卓异的意象选择。 《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朱光潜认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如前所述,诗人分别选择了静态、动态的意象:玉碎凤叫,荷泣兰笑。空山凝云,石破天惊。老鱼跳波、瘦蛟起舞,露湿寒兔 通过这些意象,作者营造出一种哀伤、凄冷的意境.
其二,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李贺的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侧面烘托。用天空浮云停步聆听;用江娥素女愁啼哀思;用至上紫皇扣动心弦;用补天女娲石破天惊;用山中神妪折服请教;用老鱼瘦蛟跳跃起舞;用伐树吴刚通宵不眠;用月宫玉兔如醉如痴。这在李贺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